加入收藏 | 進入舊版
國內國際 您現在的位置:首頁 >> 國內國際 > 內容
一路疾馳,接軌“線網時代” ——寫在南昌地鐵3號線即將正式通車之際
來源:江西日報 作者:未知 時間:2020-12-25 瀏覽字號:[ ]

記者宋思嘉

從“單線建設”到“雙線運營”,再到“三線并進”;從“地鐵時代”到“換乘時代”,再到“線網時代”。隨著南昌地鐵3號線即將于今年年底正式通車,英雄城軌道交通網將再添新成員,城市建設也將翻開嶄新的一頁。

2015年12月,正式開工建設;2017年12月,首個車站——火炬廣場站成功封頂;2018年8月,首條長區(qū)間貫通;2019年12月,實現全線洞通;2020年5月,全線軌通、電通……一個個重要的時間節(jié)點,見證了南昌地鐵3號線從無到有的建設脈絡。一線串起六大片區(qū),城市空間得以延展,城市品質不斷提升,城市潛力持續(xù)釋放,這條承載著民生期盼和發(fā)展熱望的軌交線一路疾馳,如約而至。

攻堅,在實干中擊破難點

南昌地鐵3號線全長28.5千米,途經南昌縣、青云譜區(qū)、西湖區(qū)、東湖區(qū)、青山湖區(qū)、高新區(qū),線路影響范圍包括城東片區(qū)、舊城中心城區(qū)、城南片區(qū)以及蓮塘片區(qū),影響范圍內規(guī)劃人口數約145萬。

與地鐵1、2號線相同,地鐵3號線的建設也面臨重重難關。線路區(qū)間下穿范圍不僅有京九鐵路、九洲高架、南外環(huán)立交主橋等,還包括青山湖、蓮西河、梅湖、玉帶河暗涵。

其中,國威路站——青山湖西站隧道盾構區(qū)間,是南昌地鐵3號線建設時風險源最多、地質情況最復雜、難度系數最大、下穿湖距離最長的區(qū)間,全段面巖層、上軟下硬地層、全斷面砂層三種南昌典型地層全部涵蓋,再加上地層裂隙水豐富,盾構掘進過程中易發(fā)生刀盤和土倉結泥餅現象,造成掘進參數異常、湖底沉降、湖面冒泡等施工風險,建設難度可想而知。

怎么辦?南昌軌道交通集團項目管理分公司發(fā)揚攻堅精神,組織專家團隊在盾構穿越前,對青山湖區(qū)黏土層厚度、巖層分界面及巖石強度進行補勘驗證;通過調整泡沫發(fā)泡倍率,減小地層被擊穿的概率;通過增大同步注漿量及二次補充注漿量,降低沉降風險;嘗試采用草酸溶液、泡沫等材料處理刀盤泥餅和改善土倉環(huán)境,有效降低了結泥餅風險,優(yōu)化了盾構掘進參數。

值得一提的是,為攻克檢測盲區(qū),項目建設方還在南昌首次采用智能化無人監(jiān)測船,對青山湖湖底沉降情況實施監(jiān)測,為盾構安全掘進提供有力的數據支撐。去年2月,國威路站——青山湖西站隧道盾構區(qū)間左線順利實現貫通。

一路建設,一路攻堅。自5年前正式開工以來,南昌地鐵3號線建設者一步一個腳印,在實干中逐一擊破難點,把一個又一個“不可能”變成了現實。本月初,南昌地鐵3號線順利通過正式通車前的最后一次“大考”——初期運營前安全評估。這是對地鐵3號線的一次全面檢驗和科學評價,涵蓋規(guī)劃設計、建設、調試、運營籌備等多個環(huán)節(jié)。

跨越,在堅持中挑戰(zhàn)極限

建設一條地鐵,就像跑一場馬拉松。工程掘進、征收拆遷、管線遷改、盾構入地等環(huán)節(jié),無一不需要精雕細刻。

以“腦外科手術”的標準施工挑戰(zhàn)極限。南昌地鐵3號線須下穿京九鐵路45米,下穿地段為京九鐵路正線動車及兩股客貨列車共用的有砟軌道,每天通過車輛250多次,在高峰時段,鐵軌上平均約6分鐘就有一列火車駛過,火車的震動極易導致富水砂層塌方。同時,盾構外邊緣與玉帶河河床、京九鐵路跨玉帶河鐵路橋基礎凈距分別為7米、2.6米,設計要求沉降允許值為10毫米以內。

“這是成年人半個指甲蓋的長度,施工中稍有不慎就會造成地基位移、塌方、涌水涌砂等問題。”地鐵項目管理分公司相關負責人坦言,穿越過程各項推進參數極難控制,技術標準要求高,屬于一級風險源。(下轉第2版)  (上接第1版)就是這樣的極限施工條件,激發(fā)了南昌地鐵人的斗志,他們運用新科技,細化盾構掘進參數、地表線路沉降數據、軌道養(yǎng)護預警措施等,在鐵路路基坡腳、玉帶河箱涵、臨近鐵路地面等地方埋設監(jiān)測點,實時采集監(jiān)測數據,做好地質情況動態(tài)超前預報;建立預警和應急機制,通過采取不間斷自動化監(jiān)測、線路人工巡檢、隧道內二次注漿等多種措施,嚴格控制軌道沉降,把風險降至最低,實現了盾構穿越過程中鐵路地面區(qū)域各類設備、設施安全和列車平穩(wěn)運行的目標。

今年年初,突如其來的新冠肺炎疫情給地鐵3號線建設帶來了不小的影響。南昌中鐵穗城軌道公司生產技術部部長王武介紹,公司在2月中旬復工復產后,堅持以最快的速度與時間賽跑,如期在5月15日實現全線軌通,在5月31日實現全線電通。

創(chuàng)新,在開拓中高速前行

雖然已成功建成開通地鐵1、2號線,但在建設地鐵3號線的過程中,南昌依然鍥而不舍地走在創(chuàng)新的道路上。

作為資本密集型產業(yè),軌道交通業(yè)資金需求量極大。南昌地鐵3號線建設資金籌集,是遵循傳統(tǒng)還是另辟蹊徑?決策者選擇了后者——采用PPP模式。南昌軌道交通集團負責項目前期工程和土建工程,引入社會資本負責項目建設管理、運營管理和資源開發(fā)等。

業(yè)內人士認為,PPP模式改變了軌道交通傳統(tǒng)融資渠道,政府和社會資本取長補短,將政府在戰(zhàn)略制定、政策出臺方面的優(yōu)勢,與社會資本在管理效率、技術創(chuàng)新方面的優(yōu)勢結合起來,為后期可持續(xù)發(fā)展注入源源不斷的資金動能。

投融資模式不斷創(chuàng)新,車站裝飾裝修也實現“破題”。南昌地鐵3號線以“科技之光、脈動洪城”為主題,采用藍色作為線路主題色,依托南昌歷史文化特色,將全線22座車站劃分為5座特色站和17座標準站,八大山人站、江鈴站、繩金塔站、六眼井站、火炬廣場站等五大特色站分別以“中國寫意、水墨丹青”“巧奪天工”“古韻新風”“六井護江”和“藍色星火”為設計立意,將南昌傳統(tǒng)文明和現代技術融為一體,展示英雄城城市形象和文化魅力,優(yōu)化乘客乘車體驗。

浩渺行無極,揚帆但信風。南昌地鐵3號線正式通車進入倒計時,一張越織越密的軌道交通網,將讓這座城市更加富有活力,更加具有魅力,也將讓這里的百姓出行更加便利、生活更加美好。